|
個性語錄 |
-
1989年,時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原東德地區的“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0年,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把她納入翼下。大塊頭的科爾把嚴肅的默克爾稱為“我的小姑娘”。當有人問她當初怎么能吸引科爾的目光時,默克爾回答:“我來自東邊(東德),是個女人,年紀又輕,我代表了黨內三種少數群體!
-
“也許這是因為目前政治地位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將這種批評看做是說我對權力有著較強判斷力的一種恭維。如果對權力判斷力差的話,我將無法勝任總理的工作。”
-
“我非常欽佩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但她并沒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
|
|
|
德國首任女總理默克爾 |
德國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會民主黨(社民黨)2005年10月10日達成權力分配協議,聯盟黨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將出任下屆總理,取代執政7年的格哈德·施羅德,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同時,社民黨獲得包括外交部長等關鍵職位在內的半數內閣席位。詳細 |
從小愛學習 |
默克爾1954年7月出生于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原名安格拉·多羅特婭·卡斯納,父親是一名路德教會牧師。母親曾經是位英語和拉丁語教師。出生6星期后,她隨父親遷往東德小鎮滕普林,并在那里長大。默克爾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大的。默克爾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過。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學院的青青校園里。校園里還有一個智障人教會學校。默克爾的爸爸是神學院院長。默克爾的父母對她期望頗高,總希望她出類拔萃。默克爾沒辜負父母厚望。她是個非常勤奮的學生。她會利用等校車的時候學俄語,如今已能說得一口流利的俄語。詳細 |
平步青云路 |
1989年,35歲的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90年,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提攜下,默克爾先后出任德國青年婦女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同僚眼中,默克爾女士沉穩、務實、工作勤奮。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擔任黨領袖的女性,也成為德國戰后首位女性大黨領袖。當時就有人猜測,默克爾可能會顯露鋒芒,爭奪總理職務。但2002年總理選舉,默克爾主動“讓路”,由基民盟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主席施托伊貝爾出面挑戰施羅德,未能成功。但是,此舉鞏固了默克爾在聯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兩黨合稱聯盟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詳細 |
|
|
|
任職之路 |
“科爾的女孩”變“鐵娘子” |
德國前總理科爾任職期間,對來自東德的默克爾頗為重視。德國媒體甚至將受寵的默克爾稱為“科爾的女孩”。但是,堅持原則的默克爾用能力證明,自己絕不是政治花瓶。2000年科爾和時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后卷入政治獻金丑聞后,默克爾立即公開表示反對科爾。在朔伊布勒被迫辭職之后,默克爾當選主席,開始統帥基民盟。此后幾年中,默克爾不僅迅速領導基民盟克服危機,并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應對挑戰,穩坐主席一職。她的政治領導能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逐漸顯露。堅強自信的默克爾,名副其實地榮膺德國政壇“鐵娘子”稱號。
|
默克爾認為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
在出任總理之前,默克爾在基民盟主席團會議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德國對華關系非常重要。
默克爾在記者會上強調,在她領導下的新一屆德國大聯合政府將繼續保持德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她說,在科爾和施羅德擔任德國總理的任期內,德國對華關系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良好發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