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本報記者曾經在德國看過不少演出,也跟許多學習中文的德國人用中文聊過天,但當德國多特蒙德紹爾兄妹綜合中學的學生們用稚嫩的聲音、不甚清晰的吐字唱起中國國歌時,記者還是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感動。
紹爾兄妹綜合中學6至13年級的學生19日晚自編自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節晚會,學生們精心準備了歌曲、舞蹈、雜技、視頻短片、小品等節目,展示自己所學的中文知識和才藝特長,介紹中德文化的異同。所有的節目都由學生們用中文演出,配有德文翻譯,博得在場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為迎接中國蛇年,學生們表演了“創世的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等與蛇有關的節目。除了中國國歌,孩子們還演唱了《龍的傳人》、《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等中國觀眾熟悉的歌曲。由于觀眾眾多,演出共進行兩場。
用中文辦春節晚會在紹爾兄妹綜合中學可不是什么新鮮事。這已是該校連續第八年舉辦春節晚會。2004年,紹爾兄妹綜合中學開設漢語課程,2007年,漢語作為第二外語和高中畢業考試科目。目前1500多名在校生中,有400多名學生把漢語作為正規學分課程,是學習漢語人數最多的德國中學。
該校校長紅色的領帶上面寫滿了各種寫法的中文“福”字。在他遞給記者的名片上,整齊地印著“齊龍凱”3個字。他說,因為學校有中文教學特色,名片上當然要印上中文名字。他告訴記者,很多家長正是因為學校提供中文課程才特意把孩子送來,這讓他感到格外驕傲。這與中國和德國之間緊密的貿易關系分不開。學習中文的學生畢業后都能很快找到合適的大學或職業培訓崗位。與學習法文等歐洲國家語言相比,學習中文才是“真正地跨越了文化的界限”。
目前,學校共有4位中文教師,為8個年級開設16節課程,因而每位老師的授課任務都很繁重。該校漢語教師安柯·布萊曼—姆必策2004年起就一直在學校任教。這期間,學校學習中文的人數已從十幾人上升到400多人。“起初學生和家長都覺得中文很難,怕學生學不會中文。但慢慢地,學生看見自己的哥哥姐姐學中文,鄰居家的孩子學中文,他們也就想學習中文了。”
憑借出色的漢語教學,2011年該校被德國學校評獎委員會提名為德國最好的15所中學之一。自2009年以來,中國國家漢辦每年派遣一名公派漢語教師和一名漢語助教志愿者協助該校漢語教學,并向學校提供相關的教學材料。2013年是中德語言年,德國將會在年內展開一系列以中文語言文化為主題的活動。
(本報多特蒙德2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