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富汗西北部城市赫拉特舉行了該國歷史上首屆國際婦女電影節。來自中國、伊朗、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的30多部電影參展,其中也包據阿富汗的本土電影。不少阿富汗婦女趕來參加這場精神盛會,圍著頭巾,排著長長的隊伍,眼神里閃爍著向往和欣喜。她們在放映廳里盡情感受藝術氣息,像是熬過寒冬的野百合,從穿過云層的一米陽光中,嗅到了春的氣息。
本屆電影節主席羅亞·薩達特表示,舉辦這次活動,就是為了給阿富汗婦女搭建一座橋梁,讓她們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與不同文明進行心靈對話;同時也讓世人了解阿富汗婦女的艱辛生活,及其前行路上的重重挑戰。
提起阿富汗,人們腦海中浮現的多是貧窮的村落、紛飛的戰火,很少有人會想到電影。其實,在上世紀60到80年代,阿富汗拍攝過不少電影,但烽火連天的戰爭卻使阿富汗電影業漸漸凋零。塔利班當政期間,從理念上推行極端宗教統治,禁止人們接觸電視和電影,不允許婦女接受教育。沒有男人的陪同,阿富汗婦女不便出入公共場合。她們很難選擇自己的職業,只能將斑斕的夢想一點一點地塵封。婦女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在以阿富汗為背景的電影《土地與塵埃》和《喀布爾的孩子》中都有深刻的反映。
令人欣喜的是,在塔利班統治結束后,阿富汗婦女的地位正在提升,相關權益逐漸得到保障。卡爾扎伊政府頒布了保護婦女的法律。如今,越來越多的阿富汗婦女走進學校接受教育,工作領域也有所拓寬,出現了更多的女醫生、女工程師和政界人士。身兼導演和演員的阿奇拉表示,近幾年阿富汗婦女開始投身電影界,她們渴望成為女演員。“我相信,阿富汗婦女在塑造電影角色的同時,也會積極改變她們在世人心中的形象。”
早在2004年,阿富汗導演西迪·巴馬克就憑借影片《少女奧薩瑪》,獲得包括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在內的多項榮譽。該片講述了一位喪父的12歲少女為了養活家人,裝扮成男孩外出掙錢的故事。女孩的悲慘遭遇發人深省,喚起世人對阿富汗婦女地位的關注與思考。在本屆國際婦女電影節上,巴馬克鼓勵阿富汗導演更多地接觸社會,將阿富汗婦女的新面貌展示給世界。
如今,阿富汗婦女地位已經有較大改善,她們的夢想也在不斷實現。首屆阿富汗國際婦女電影節的舉行就是一種進步。在經歷漫漫寒冬后,夢想的七彩陽光,將照進更多阿富汗婦女的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