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鄭青亭 楊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4日在京舉行“新安全觀:和平、穩定與合作的亞洲”學術研討會。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查道炯發表題為“應對更嚴峻的地區非傳統安全挑戰”的演講。
查道炯指出,戰后數十年來,亞洲地區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持續交織、來自地區內和地區外的種種力量維系傳統地緣政治思維所引導的外交和軍事舉措持續出現,很可能是長期現象。面對這種現實,有必要改變“救災外交”的傳統思維,以減緩乃至遏止在本地區非傳統安全挑戰被“安全化”的趨勢。
查道炯說:“當救災需求超出了專業隊伍既有的儲存能力時,非作戰目的的軍事力量的運用,便可作為必要的補充。而港口和空域對外國軍事力量的開放,又涉及到傳統安全領域的考量。” 因此,他認為,地區間應該就軍事力量在災難應對中的互動,形成規則,從而收到救助和外交兩個層面的良性互動效果。
“信息披露的充分程度、一國政府利用境外力量從事緊急救援的力度、應對來自涉事國的合理關切的意愿不僅僅折射了其國內執政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制約著地區各國間‘有難同當’的基本價值觀成為現實。” 查道炯說。
查道炯認為,地區內的國家之間,應相互補臺,把盡速、有效投放緊急救援物資、設備、專業人員作為唯一的政策選擇。與此同時,災害重建和防災減災的技術和政策措施交流,也應與國家間在傳統安全領域的糾紛脫鉤。這樣做的最大受益方,是當事國的民眾。
查道炯認為,地區外的國家,在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時,應拋棄政治外交層面的偏好,對所有用得上其緊急援助的國家和地區一視同仁,協助災民渡過難關。唯有如此作為,才能贏得受災方的支持,才對其“軟實力”建設其正面作用。
“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建設地區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尤其恰當的理念。針對緊急災害,在救援環節如此,在災后重建,推動提高長效自救能力的提高環節也如此。” 查道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