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28日評論稱,一戰對全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奧匈、奧斯曼、德意志和沙俄四大帝國瓦解。戰后,社會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分別在俄國和德國萌芽,自由主義伴隨美國乘勢崛起,這三大思潮塑造后世政治、經濟和社會大勢。社會主義(蘇聯)和自由主義(西方)在冷戰時分庭抗禮,法西斯則以新納粹主義的形式在歐洲等地死灰復燃。
評論稱,一戰結束沒帶來持久和平,反而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禍根。1919年巴黎和會中,戰勝國自行協商戰后賠償和責任問題,逼德國接受苛刻的《凡爾賽和約》,導致納粹主義抬頭、納粹黨領袖希特勒崛起。
評論指出,中國是戰勝國之一,在巴黎和會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范圍、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等要求。然而,袁世凱領導的北洋政府表現軟弱,相關要求遭列強拒絕,并簽署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線。
一戰令歐洲列強元氣大傷,龐大軍費和戰后重建支出摧毀經濟,美國則成為最大債權國。大量黃金儲備從歐洲流入美國,標志美元霸權的開始,英國長達4個世紀的霸主地位亦被美國正式取代。
俄國在戰爭里傷亡慘重,大片領土失守,境內彌漫厭戰情緒,加速沙皇尼古拉二世倒臺。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終列寧帶領布爾什維克主義者奪取政權,并建立社會主義蘇維埃政府。
自歐洲工業革命以來,工業資本主義在歐洲造成嚴重社會不平等、階級對立愈趨尖銳,有利社會主義在歐洲和全球廣泛傳播,并鞏固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領袖的地位,蘇聯二戰后將勢力范圍拓展至中歐和東歐,隔著“鐵幕”,與代表自由主義的美國和西歐對峙,促成冷戰。 時至今天,雖然冷戰結束了二十多載,但俄國與西方的抗衡仍是國際政治的主線之一。
評論同時指出,社會主義亦為新興國家提供西方以外的另一條發展道路,在政治和經濟上采取符合自身情況的制度,發揮取長補短之效。2008年金融危機后,歐美飽受高負債、高失業困擾,新興市場則取得矚目經濟發展,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