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蔣立峰(人民網 李警銳 攝)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鄭青亭、李警銳)“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我們針對日本當前的做法提出自己的主張,和他們進行這方面的斗爭,實際上是關乎日本今后走什么道路、關系到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發展能否持續的問題,這不光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9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研究員蔣立峰在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指出,吉林省檔案館公布第一批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犯下的破壞和平罪進行了審判。然而,近年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無視亞太國家的反對,悍然參拜供奉有甲、乙、丙各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還公然宣揚“侵略未定論”,將日本戰犯稱為“為國捐軀的英雄”。對于日本國內這些危險的政治信號,蔣立峰分析認為,日本政治“向右轉”及否認侵略戰爭的言論并非始自“此時”的安倍晉三,而是誕生于20世紀九十年代“彼時”的安倍晉三。
1995年,日本國內成立了一個所謂的“歷史研究委員會”,安倍晉三就是這個歷史研究委員會的委員。該機構的主要目的就是反對1993年日本首相有關“太平洋戰爭是侵略戰爭”的言論。安倍晉三在當年出版了《大東亞戰爭的總結》,宣稱“所謂的大東亞戰爭是日本自存自衛的戰爭”,“日本史無前例地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偉大的國際貢獻”。蔣立峰指出,這本書成為了日本右翼闡述歷史觀的集大成就。
此后,否認日本近代侵略戰爭的觀點,在日本政界成為了一個潮流。“進入21世紀后,由于小泉首相連續參拜靖國神社,以否認侵略戰爭、為戰犯歌功頌德為主要內容的民族保守主義,已經成為日本政治思潮的主流。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出現了明顯的‘右轉’傾向。”蔣立峰表示,在這個背景下,安倍晉三復出后才能有一系列強烈的“逐右”表現,并得到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的認可和支持。
這樣的日本現狀令周邊國家,尤其令中國人民感到憂慮。“針對這種現狀,吉林省檔案館再次披露這些日本侵華檔案,會給日本當前否認侵略戰爭的錯誤思潮以有力的回擊,所以這種現實意義我想是非常有意義的,這個不是我們心血來潮,也不是中國人非要說有什么委屈。”蔣立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