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沈海濤(人民網 李警銳 攝)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鄭青亭、李警銳)9月1日,吉林省檔案館館藏日本侵華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沈海濤認為,吉林省檔案館最新公布的檔案披露了日本移民政策的真相和對我國造成的沉重傷害。
“日本對我國東北實施的移民侵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進而實現其大陸擴張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沈海濤研究,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陸陸續續向中國東北派遣了30多萬日本移民。隨著對中國東北移民統治的深入,日本在1937年后逐漸進入了所謂“國策移民”的新階段。這個階段制定了百萬貨物移民計劃,把中國東北真正變成日本人新的家園。
據不完全統計,到1941年,日本殖民統治者以移民用地的名義占奪東北土地達2000多萬公頃,是當時日本國耕地總面積的3.4倍。沈海濤分析認為,日本移民只有“開拓”之名,并無“開拓”之實,日本掠奪的土地其實并沒有用于日本人自己開荒種地,而是轉租給中國的農民,對他們進行統治。
沈海濤指出,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移民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日本侵華檔案資料顯示,眾多的日本移民以及朝鮮移民等都出現和經歷了被宣傳蠱惑而“意氣風發”,要開疆拓土,繼而在嚴酷的現實面前發覺上當受騙而失望不滿,再而產生抵觸、逃避甚至反抗的思想變化與行動。
“在一份檔案資料里還發現,在日本圍剿抗日武裝的時候,竟然發現還有日本人參加對日反抗的作戰,這個日本人應該是從移民中逃跑出去的,他直接把自己的行動轉成了反對日本政府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沈海濤認為,這些檔案資料對于我們認識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的全面性更有幫助。
對于日本在對華移民侵略過程中打出“五族協和”旗號,沈海濤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結論,日本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移民統治形態明顯不同于對朝鮮及其他占領地區的殖民統治形態。“在中國東北地區,日軍把日本人、朝鮮人、俄國人等移民集團和當地原有居民分割控制,并不斷制造民族摩擦,使其相互制約,形成所謂的‘金字塔型’的統治結構,而日本人是高高在上的。”沈海濤說,民族對立、反對日本侵略的事實在檔案中多出可見。
基于這些研究發現,沈海濤指出,由“移民”發展成為的“開拓團”,實際上是日本實施侵略大陸的“殖民擴張團”,而之所以用“開拓團”的稱呼,就是要掩蓋侵略中國的本質。另外,日本軍國主義野心并不僅僅局限于中國東北地區,而是朝世界各地擴張的,這也是被后來的歷史所證實的。“因此,應該把日本移民政策列為制度上的、戰略上的重要對象加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