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羅克辭職事件看美國的霸凌與英國的無奈
7月10日,英國駐美國大使達羅克致信英國外交部,宣布辭職。達羅克表示,自己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密件被泄露一事引發各種猜測,他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大使。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對此表示“非常遺憾”。
英國多年來與美國保持著所謂“特殊盟友關系”。這位資深英國大使之所以能夠在幾天之內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九級巨浪掀翻,極具戲劇性,也極耐人尋味。
首先,此事再次暴露出,連美國“最親密盟友”的英國內部也對美方一系列言行持“差評”。近年來,美國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退群、退約、四處開打貿易戰等行徑無異于一頭大象闖進瓷器店內一通踩踏,包括與西方傳統盟友在內的國際關系亦無幸免。在歐盟國家內,德法兩大支柱國難掩憤懣,多次予以公開批評。較之德法,英國顯得含蓄得多。2017年以來,達羅克在多份備忘錄和電報中說白宮“功能失調”“難以預測”“在外交領域笨拙無能”,而媒體就白宮“激烈內斗和混亂”所作報道“大部分屬實”。眾所周知,一國駐外機構的重要使命之一便是對駐在國的內政外交、軍情大勢做出研判,并報回國內。迄今為止,何人將達羅克的外交電報外泄?其用意如何?這仍是蹊蹺之事。
其次,此事發展已毫不留情地撕裂英美關系。特朗普聞知此事后,大批達羅克“沒有為英國服務好”“我們不是那個人的鐵桿粉絲”“我可以評價他幾句,但是我不愿費那個功夫”。待英方表示,全力支持達羅克后,特朗普連發兩條推特,使用了“古怪”“自大”“愚蠢”等詞匯,稱美國不會再與達羅克打交道。特朗普還稱特雷莎·梅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與歐盟談判的方式“愚蠢”,結果無法讓“脫歐”協議獲通過,造成“災難”。
美方滿嘴教訓口吻,活脫脫一副霸凌態度。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對全世界都是這種頤指氣使的作派,也在全世界范圍內遭到了強烈反彈,英國亦不例外。英國正在經歷首相更迭過程,特朗普此前公開指稱強硬脫歐派代表約翰遜最為適合出任英國首相。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是在與猶太社群領袖閉門會議中公開表示將阻止工黨領袖科爾賓成為英國首相。美方在達羅克一事上的霸凌態度再次在英國引起廣泛反感。正在競爭首相職位的現任外交大臣亨特說,如果當選首相,他仍會任命達羅克出任駐美大使,并批評美方對首相和英國的言論“無禮且錯誤”。得到“力薦”的約翰遜則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由拒絕就達羅克去留表明立場,但在談及特朗普卷入英國政治紛爭,也稱“我認為,他不必非得這么做”。
時移勢易。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與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之間上演的這一幕,也表明了英國的無奈。特朗普一句“我不認識這位大使,但是,他在美國并未受到好評,我們不會再與他打交道了”,達羅克因此便無法在華盛頓再多待一天。極有可能爭得相位的約翰遜在以“外交辭令”輕描淡寫之后,馬上表示英國與美國保持“親密伙伴關系和友誼非常重要”。美國國務院在整個過程中,一直扮演著和稀泥的作用。因為無論如何,美國今后還要和英國打交道,那個“最親密盟友”的大旗還是要高高地舉起來。抬頭望去,在全球戰略格局的大盤中,已經決意脫歐的英國還是要依靠美國,盡管有著一肚子腹誹和不得不低就的身段。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言論自由。經此一事,相信達羅克大使對此最有體會。(作者系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人民日報北美中心分社原首席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