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A级毛片免费观看完整,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人民網
人民網>>國際

人民情懷始終不渝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歐美同學會“知國情、話自信”活動走進陜西

2019年08月28日08:26 |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延安8月27日電(徐祥麗)“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8月27日,歐美同學會“知國情、話自信”活動來到革命圣地延安。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二十多名留學人員代表走進梁家河、踏上楊家嶺,感受大國領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情懷,重溫理論聯系實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

我把心留在了這里

從延安市區到梁家河,平整的高速公路兩旁都是植被青翠的丘陵。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里交通條件差、黃土飛揚。歐美同學會澳新分會會長喬魯強忍不住感嘆:難以想象,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是如何坐一天一夜火車,再換乘大卡車,最后步行10里山路,到達梁家河的土窯洞的!

1969年,習近平等15名北京知青到梁家河插隊落戶。從此,習近平和鄉親們一起耕田種地、攔河打壩,一起吃玉米面做的“團子”,一待就是七年。

27日上午,留學人員代表來到梁家河村,參觀了梁家河村史館,走進了習近平當年住過的窯洞。習近平在梁家河打的水井、修建的沼氣池、村史館內習近平與延川父老鄉親交往的片段,都令留學人員深刻感受到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體悟到團結群眾、吃苦奉獻、自強不息的梁家河精神。

留學歸國人員代表在梁家河村委會合影 (徐祥麗 攝)

梁家河過去吃水困難。1973年,習近平帶領村民挖出村里第一口深水井,這口井至今是梁家河村里的主要水源。原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梁玉明回憶:那個時候是冬天,打了很深才開始見水,這水冰涼刺骨,近平下到井里,兩條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頭,一干就是挺長時間,實在撐不住了再換人。

梁家河知青水井旁的石碑,上書“飲水思源”(徐祥麗 攝)

飲水思源,睹物思人。習總書記不怕苦不怕累,一心為民,實干在前的品質和情懷,深深感染著留學人員。重慶歐美同學會理事許覺先向人民網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老百姓最為掛念,從梁家河可以看到這種掛念的來源。”在知青窯洞,許覺先將里面陳列的習近平讀過的書目一一拍下。“從這些書中,我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觀察國際國內形勢高瞻遠矚的視野是怎么形成的。”

大國領袖,人民情懷。習近平曾說:1969年,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這里一待就是7年。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里。

在梁家河村史館,留學人員代表正拍攝照片(徐祥麗 攝)

1969年,農村的生活極其困難。但延川人民再次扭起紅火熱鬧的秧歌歡迎北京知青的到來,他們肩挑背扛著知青的行李,翻越在通往村莊的黃土山路上,用陜北人敦厚的胸懷和質樸的行動溫暖著這些剛剛離家的北京孩子。

1975年,習近平被推薦去北京上清華大學。行前家家戶戶都請他吃飯。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沒上山干活,男女老少排起了長長的隊送他,一送送了十多里,大家還依依不舍。十幾個年輕人硬是擠上一輛拖拉機,把他送到延川縣城。晚上又擠在國營旅館的一間平房里打地鋪睡。

一迎一送的兩幕場景,令英國留學歸來的重慶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陳志林熱淚盈眶。“習近平總書記考上大學,群眾去送他,他來時,群眾熱情地迎接他。我看到了老百姓對知識的渴望,對知識青年的尊重。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給當地父老帶來了希望;他考上大學回北京,又帶給了群眾更大的希望。”

離開梁家河后,習近平曾先后給梁家河的村干部寫了四封回信。1993年9月在福州工作期間,他曾回來探望梁家河的父老鄉親。2009年他在延安視察工作,休息之余,他與當年的村民代表一起,共話鄉土情誼,共商村子發展之計。2015年2月13日,他專程回到梁家河看望村民,走田間、上地頭,挨家挨戶了解生產生活情況,為解決貧困問題出謀劃策。

2017年,梁家河村民人均收入超2萬元。梁家河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總書記囑托,正在奮力建設富裕、美麗、文明梁家河。

延安精神 光照千秋

延安,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落腳點和抗日戰爭的出發點。黨中央在延安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奠定了新中國的基石,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留學人員代表聽取講解(徐祥麗 攝)

27日下午,留學人員代表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和楊家嶺舊址。長征到吳起鎮、百團大戰、瓦窯堡會議、小米加步槍、南泥灣開荒;毛主席種菜的菜地、住過的窯洞……一幅幅歷史的珍貴影像,一處處偉人的足跡,令留學人員頻頻駐足,感悟良深。

毛主席在延安,穿著打補丁的褲子講話(徐祥麗 攝)

一幅毛主席穿著打補丁的褲子給干部講話的照片,令留學人員感動不已。許覺先對人民網記者表示,中國共產黨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取得革命勝利,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精神并沒有過時,反而在當今時代尤為重要。今年是新中國70華誕,此刻更不應忘記歷史。全國人民發揚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擰成一股繩兒,才能應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局勢。

他表示,留學人員在國外受到絲毫的尊重都是源于祖國的強大,留學人員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時候都要選擇與我們的祖國風雨同舟。

留學人員代表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內參觀(徐祥麗 攝)

來到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的舊址——楊家嶺中央辦公廳,喬魯強感慨良多。作為國家大劇院資料中心副主任,喬魯強是一名一線文化藝術工作管理者。在這里,他重溫了會議要求文藝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指導精神。

“2014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喬魯強說,文藝工作者就是要始終堅持文藝工作為人民服務,找準方向,走對道路,端正工作態度。他認為,年輕留學生,要在認識自我、了解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基礎上,以開放的態度,理智地與海外文明進行交流互鑒。

據悉,這是歐美同學會第二次組織留學人員走進梁家河,也是歐美同學會2019年內開展的第四次“知國情、話自信”活動。“知國情、話自信”海歸系列活動是歐美同學會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進留學人員了解我國基本國情而開展的系列活動。此前,留學人員已經先后來到福建、浙江、寧夏、河北等地,活動成為思想引領的有效形式和品牌。

(責編:黃曉蔓(實習生)、楊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