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6日08:4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題:新征程上的中國攜手世界共進步——多國政界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和熱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
多國政界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展現出中國推進強國建設、踏上民族復興新征程的信心和決心,相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將繼續凝心聚力、勇毅前行,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絢麗華章,中國將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團結一心 踏上民族復興新征程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強調,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體現出中國闊步邁上新征程的決心,也展現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老撾國會副主席宋瑪·奔舍那說。
奔舍那家族兄弟姐妹曾于上世紀60年代在北京生活和學習,后來時常到中國,親身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變化。宋瑪·奔舍那表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必將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展現新風貌、邁出新步伐、開創新前景,中國將為世界帶來新機遇。
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根納季·久加諾夫說,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他感受到的是“自信前行的中國”。
墨西哥聯邦眾議員布拉西爾·阿科斯塔曾多次訪華,親眼見證了中國的發展繁榮。他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體現了對人民至上的高度重視,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將造福中國人民,惠及世界發展。
巴西聯邦政府前高級官員路易斯·保利諾評論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奮勇前行,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發展目標。”他相信中國人民在新征程上將戰勝各種挑戰,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共同發展 高水平對外開放惠及全球
“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們要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這一論述引發多國政界人士共鳴。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給全世界帶來很多希望與啟示。”巴基斯坦總理特別助理魯米娜·胡爾希德·阿拉姆說,中國不僅在為自身發展而努力,還通過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促進世界發展。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分享自身發展機遇,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克羅地亞前總統伊沃·約西波維奇看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利好世界。他表示,期待克羅地亞同中國的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尤其是經貿領域合作,“這符合克羅地亞利益和整個歐洲的利益”。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中央委員阿巴斯·扎基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表明中國堅定不移推動與各國一道共同發展進步的決心。他指出,全球發展正處于困難時期,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注入動能,發展中國家將從中受益。
“事實證明,中國是全球發展的穩定支柱。”中國不斷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令塞爾維亞資深外交官日瓦丁·約萬諾維奇印象深刻。他說,中國人民凝心聚力、開拓創新,集中力量推動本國發展,并將自身發展置于全球整體發展之中,為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注入動力,增進世界人民福祉。
攜手并進 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泰國前副總理披尼·扎祿頌巴看到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發展帶來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各國和諧共處、消除戰爭,不干涉他國內政,國際社會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守望相助,這正是當今世界迫切需要的。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披尼以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同意恢復外交關系為例,認為中國在勸和促談、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國家間矛盾分歧上發揮重大作用,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范本,堪稱“外交史上的典范”。“中國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和平發展才是世界的主流,而中國有能力、有信心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關于“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等論述引發墨西哥聯邦眾議員布拉西爾·阿科斯塔強烈共鳴。阿科斯塔表示,“這是全人類發展的最佳動力來源”,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區域及全球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全球交流合作,中國將在推動發展繁榮、促進和平穩定等方面取得更多積極成果。
幾內亞比紹前總理阿圖爾·薩尼亞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講話中關于“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論述。薩尼亞認為,中國為人類進步作出巨大貢獻,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啟迪,非洲國家應根據本國實際,借鑒中國經驗,積極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習近平主席擘畫的發展愿景不僅是‘中國夢’,也是‘世界和平與發展夢’。”沙特外交官伊馬德·穆代法說。他期待沙中兩國繼續加強互利合作,共同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不斷努力,推動建設世界上各種文明競相綻放的美麗花園。(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執筆記者:商婧、劉學、楊天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