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熱議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兼事務局局長泉川友樹。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令人驚嘆!”近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兼事務局局長泉川友樹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感嘆。生產力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過程,其迭代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內生引擎。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引發海內外熱議。
當前,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訴求,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踐形成歷史性交匯。泉川友樹表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取得飛躍式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新質生產力的提出,表明中國正在從主要依靠豐富的人力、自然資源,轉型為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的全新生產力模式。
因“新”而活,向“新”而進。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拓展縱深,同時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泉川友樹認為,近年來中國加快產業升級,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外貿“新三樣”暢銷海外,表現亮眼。發展新質生產力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學習的典范,將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對世界而言,中國以創新為驅動、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的新質生產力,正在全球產業版圖里形成新的“吸引力”。長期從事對華經濟研究的日本日經BP綜合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木村知史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新質生產力通過持續的科技進步和創新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在中國各地加速發展,在有些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中,“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作為新興產業備受矚目。
商業航天,是指以市場為主導、具有商業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動。木村知史認為,商業航天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商業衛星的推動下,航天經濟有望繼續擴大。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在軌的商業衛星數量已超過350顆,應用于通信、遙感、導航等多個領域。“毫無疑問,這一數字在未來還會進一步增加。通過利用這些衛星數據,有望創立新的事業,也可以提升現有產業的水平和效率。”木村知史說。
可以預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有利于推動構建全球創新生態,不同國家和產業將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共同成長。泉川友樹表示,自己近期前往中國時拜訪了許多中國科技創新企業,“日本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發展,但在物流、電商、社交軟件等領域,有很多地方應當向中國學習。”泉川友樹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