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幾年,迅猛發展的網絡產業為印度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演變,網絡安全隱患日益增多。根據《2012諾頓網絡犯罪報告》顯示,印度約有66%的成人互聯網用戶曾經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僅過去一年中,印度網絡犯罪受害人數就高達4200多萬,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0多億美元。
印度網絡法規權威專家杜格爾對本報記者表示,按照上述報告的數據計算,印度平均每天約有11.5萬人,每分鐘80人或者每秒鐘超過1人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這是多么驚人的數據,無論政府還是民眾必須毫無懈怠地對網絡犯罪提高警惕。”
據杜格爾介紹,印度網絡犯罪主要以針對個人和企業的犯罪為主,多為利用黑客技術盜用個人信息、商業情報,甚至進行經濟詐騙。近年來,針對大型信息技術系統、云計算、安卓系統以及其他數字生活終端的網絡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這種新型網絡犯罪將為印度政府及企業帶來更大挑戰。
通過采訪,可以發現不少印度民眾已經意識到新型網絡犯罪的危害性。在新德里一家外資銀行工作的普拉克對本報記者說,曾經有幾位銀行客戶在使用智能手機時不幸遭遇“釣魚”網站危害,導致身份信息失竊,并造成財產損失。“我認為,不僅政府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以應對新型網絡犯罪,有力打擊犯罪分子,還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處處防范,以免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
印度政府正在不斷加強從政策立法到技術創新的網絡監管手段,直面網絡安全問題,尤其是新型網絡犯罪。從政策法規上來說,印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專門為信息技術立法的國家之一。印度政府早在2000年就頒布了《信息技術法》,并在2008年孟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迅速修訂該法案,將移動通信納入監管范疇,并加強對網絡運營商和個人用戶進行“適當和有效”的管理。
2011年,印度政府再次修訂《信息技術法》,重點加大對網站的規范管理,并規定印度政府有關部門有權查封可疑網站和刪除違規內容。目前,印度政府正醞釀將時下正熱的社交網絡和云計算等內容寫入法案,以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此外,印度政府還成立了印度數據安全委員會,專門針對日益增多的網絡數據安全問題提供權威監測和管理方法。隨著印度信息技術外包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以及網絡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數據安全保護面臨極大挑戰。據統計,印度外包產業2011財政年度產值已達881億美元,預計2020年可突破2200億美元,同時印度電子商務迅速壯大,該國電子支付金額已占到支付總額的35.3%。這些產業的發展都將依賴可靠的交易保障,因此數據保護也成為當務之急。
此外,印度電信部已于日前正式啟動建立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即IPv6的計劃,并將成立相應的技術研發中心,希望在未來3年實現由現有的IPv4協議向IPv6的轉換。據了解,由于基于IPv4協議提供的互聯網地址空間已被耗盡,于是出現了一個地址有多名用戶的情況,這對打擊網絡犯罪帶來很大難題。因此,能提供更大空間的IPv6對解決網絡安全問題意義重大。
由此可見,印度政府十分重視網絡監管,特別對網絡犯罪的懲罰措施也十分嚴厲。不過杜格爾坦言,當前的法案過于籠統,針對性不強,也沒有與時俱進,因此亟待出臺專門的網絡安全法。
(本報新德里1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