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阿甘正傳》熱映的時候,看到過一篇影評叫《像阿甘那樣奔跑》。看過影片的人們大概都會對這些情節印象深刻:阿甘抱著橄欖球甩開眾球員,在球場徑直狂奔;阿甘手握乒乓球拍,一絲不茍揮舞胳膊;阿甘邁開雙腿,跑過四季變換,一路穿越美國,身后是越來越多的跟隨者……
好萊塢作品中,體育影片是一個重要類型,光是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體育電影,就有《洛奇》、《火的戰車》和《百萬寶貝》等好幾部,而像《阿甘正傳》這種非體育題材卻含有體育運動元素的影片更是數不勝數。堅韌、奮斗、競爭、進取,不畏挫折,追逐夢想,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借助體育運動的情節獲得生動詮釋。頻繁出現的體育橋段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著運動在美國人生活中的普及。
多次獲得世界冠軍的中國泳壇名將劉黎敏1998年到美國留學,參加過一個男女老少齊上陣的純業余游泳比賽。令她最有感觸的一個細節發生在更衣室:幾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互相幫忙,使勁把有些臃腫的身體塞進質地極為緊實的鯊魚皮泳衣。當時,鯊魚皮剛剛面世,售價不菲,很容易誤以為它是專業比賽運動員的寵兒,但實際上它的擁有者絕大多數是業余人士。普通美國人的生活并不富貴,但為體育運動埋單十分大方:體育器材和裝備是美國青少年生日或圣誕時常見的禮物;體育俱樂部、訓練班是許多中小學生業余時間的熱門之選。有統計稱,2010年,美國的體育產業總產值高達4410億美元,接近GDP的3%,對美國GDP的貢獻排名前列,是汽車產業的2倍、影視產業的7倍。而健身業的規模占到了體育產業的1/3,這都得益于為數眾多的運動參與者對體育用品的慷慨消費。生活中會有各種消費意愿,體育消費能排在什么位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大眾體育的普及和參與程度。
愛體育愛運動的,當然不唯美國人。多年前,我在國際奧林匹克學院研修。同屋是位荷蘭姑娘,除了平日里穿的旅游鞋,額外還帶了兩雙運動鞋,一雙跑步,一雙打球。加拿大的凱蒂,是一所大學體育休閑專業的年輕教師,同時是業余健身教練,每周都要召集大家上一堂一個多小時的健身操運動課。
幾年之后,我到凱蒂的家鄉溫哥華,周末在幾十千米外的度假勝地惠斯勒,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運動樂園”。只見纜車將扛著運動器械的人們源源不斷送往山頂,然后大家或騎山地車,或踩滑雪板,一路蜿蜒沖下山坡。在這個過程中,不時有人跌倒,衣服上滿是泥土,胳膊腿上也留下了剮擦的傷痕,但下山之后,依然樂此不疲,接著排隊坐纜車上山。
很多人的運動習慣是在童年養成,其所在環境的群體認知和社會文化往往起很大的作用。1999年在悉尼報道奧運會籌備情況時,拍攝間隙與陪同的奧組委媒體官員凱瑟琳聊天,她說在澳大利亞幾乎每個家長都會讓孩子從小就經常參加運動,很多孩子不止玩一個項目,游泳最為普及,差不多人人都會。不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會被認為很“柔弱”,缺少能力,父母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缺欠。在學校,如果一個孩子不會一兩樣體育項目,往往難以找到朋友,會很孤獨。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體育運動就成了許多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一種生活中的必需品。
西方公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和參與,與其歷史深處的文化淵源頗有關聯。古希臘文化即崇尚身強體健,流傳下來的藝術作品中常見肌肉健碩的人體形象,以及摔跤、投擲、跑步、賽車等運動場景。古代奧運會的獲勝者,皆被視作城邦英雄和家族榮耀,許多冠軍的名字被刻進石碑記錄下來。經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到工業革命時,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成為西方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體育運動因其既能強健肢體又能培養鍛造個人品性,而被當做教育過程中必須的內容。如此這般上百年貫穿下來,“體育是生活方式一部分”的觀念也就成為社會主流認知,進而深入大眾文化。
人們對體育的參與程度與經濟狀況有一定關系。研究發現,通常來說,受教育程度較高、收入較高的群體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和活動頻次明顯高于受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低的人群。不過,經濟條件可能只是表面原因,對體育在人的生命和社會生活中的功能作用的認知和需求,才是影響體育運動參與意愿的更重要因素。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周末常去一些小山徒步,每次都能遇到眾多同好。事實上,在美國參與者最多的,恰恰是健走、跑步、啞鈴、柔韌練習這類十分省錢且對場地要求不高的運動。與此同時,由于社會尤其是教育領域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共識,一些機構、組織和個人也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幫助低收入人群更多地參與體育運動。當時我所居住的社區,其居民很多是中低收入者,附近一所中學、一所小學的體育設施有限。1千米之外的南加州大學則是美國名校,體育場館豐富。在一些固定時段,大學的游泳池等設施向這些中小學的孩子們免費開放。周末,時常也有志愿者在社區簡陋的運動場上教孩子們踢足球、打棒球,組織他們比賽。
有統計表明,盡管近幾年美國經濟低迷,但人們的體育熱情并未消減。美國戶外基金會的報告顯示,美國2012年戶外運動的參與者占到了總人口的49.4%,總人數比前年又有增加。當體育運動真正成為一種內心需要,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就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人們的腳步了。
(作者為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30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