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技之鄉”的洋學生:讓雜技成為身體一部分
中新社滄州9月14日電 題:中國“雜技之鄉”的洋學生:讓雜技成為身體一部分
作者 裴國榮 王昱鑫
“來這里學習感覺進步特別快,從掌握不了蹬物的平衡到得心應手,每一個動作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直到讓它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苯,來自美國的雜技學員杰克正在中國“雜技之鄉”吳橋練“蹬技”。
“人間游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吳橋縣隸屬于河北省滄州市,至今當地流傳著“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的民謠。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偌大的訓練廳里,一張彩繪中式八仙桌在杰克的腳上旋轉、騰翻,令人眼花繚亂。此間包括杰克在內,共有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65名雜技學員正在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學習訓練。
9月13日,美國雜技學員杰克正在中國“雜技之鄉”吳橋練習“蹬技”。 馬天龍 攝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遺,吳橋雜技是一種植根于民間,用肢體語言傳遞力量與美的古老藝術,擁有悠久的歷史和驚、險、奇、絕的藝術魅力。”河北省雜技家協會會員張彥廣稱,1957年,吳橋出土的距今1500多年的南北朝東魏時期墓葬雜技壁畫,足以證明此間雜技歷史的久遠。
今年21歲的琳達是塞拉利昂雜技馬戲團的一名雜技演員,對于聞名世界的吳橋雜技很早就心生向往。她說,這里有非常棒的雜技學校,每個人都有詳細的培訓方案,用新學到的中國話說叫“因材施教”,“當然(訓練)也很嚴,但我知道,他們想要我們學到最好的東西”。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是中國最早的專門培養雜技人才的中等專業藝術學校,自2002年起承擔中國雜技類援外項目,目前已培訓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名外國學員。為讓學員盡快適應此間學習環境,該校不但制定了詳細的培訓方案,并為他們配備了專職教練、翻譯和生活老師。
來自老撾的紅姆對中國“柔術”特別感興趣,這是她第5次來到吳橋。不同的是,今年紅姆的身份從學員變成了教練。跟她一起來此的還有15名老撾雜技學員,翻跟頭、頂技、柔術、晃圈,每一項紅姆都會認真監督。
“雜技不僅僅只有艱辛,它是對自己身體的探索和打磨,相信回國后,這些孩子都可以成為技藝高超的雜技演員!奔t姆說,除了中國雜技,他們還學過越南雜技、俄羅斯雜技,現在老撾的雜技表演大部分是在中國學習的節目,非常受歡迎。
9月13日,來自老撾的紅姆(右)指導學員雜技動作。 馬天龍 攝
雜技百戲,驚險奇絕。據統計,目前中國雜技中僅吳橋雜技就有10個門類近1000種節目。以吳橋命名的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自1987年創辦以來,被譽為“東方雜技大賽場”,與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法國巴黎“明日”世界馬戲節齊名。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臨近,已學習近兩個月的外國學員把吳橋雜技的精髓項目練得愈發純熟。忙中偷閑,65名“洋學生”齊聚一堂,提前舉辦了一場“品月餅、賞雜技”聯誼會,共敘友好之誼。
“這一批學員最小的14歲,最大的53歲,他們回國后將進入藝術團體,或者從事雜技教學工作!焙颖眳菢螂s技藝術學校教務科科長陳健稱,雜技作為2800多年前最早的娛樂形式之一,發展到匯集各種表演藝術于一堂,是因為它始終是開放的、包容的,“而這正是彼此交流的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